紧事宽办喫饭优先

那是大一一个极其平常的工作日。但对于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讲,这一天确显得格外不同。因为这一天我们听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和一个令人沮丧的消息。令人振奋的消息是,在院长的邀请下,来自日本的著名工业设计师国本桂史先生,将来我们学校讲座(更令人振奋的是国本桂史的漂亮女儿也在场)。令人沮丧的消息是,由于阶梯教室暂时无法使用,讲座改为在学院的大厅内进行,我们听讲座的同学不得不在冰冷的瓷砖地上席地而坐。
不过,这颇为“恶劣”的讲座环境,挡不住学生的热情。大家很快把大厅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。于是乎在讲座尚未开始时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场景:国本先生和他的女儿、院长和书记坐在精心设计的木椅上(木椅是院长的作品),在前方同样经过精心设计的茶几上摆放着一个暖瓶,四杯茶,一个讲座时所用的笔记本电脑,旁边散落着校方为饥肠辘辘的国本先生准备的几筒奥利奥。院长和书记神情轻松的喝了几杯茶。在院长旁边坐着的高高胖胖,身着西装,戴着眼镜,面容慈祥的国本先生,在微笑地扫视下人群后,开始和院长谈笑。而国本先生旁边依偎着的20来岁,获得过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冠军的漂亮女儿,此时正尴尬地回避着人群中一些男生的目光。
在这颇似茶话会而非讲座的奇怪氛围中,讲座开始了。
国本先生收起了刚才谈笑风声时的轻松表情,打开电脑,开始严肃地翻阅起电脑里的PPT。但是最后当他把电脑屏幕转过来给大家看时,大家都被屏幕上的八个红色大字逗乐了。
“紧事宽办喫饭优先”。
“国本老师现在还没有吃饭呢,他以为大家也没有吃饭。听讲座的事不用那么着急。”站在国本先生旁边的一位老师如是解释到。
“哈哈哈….”轻松的笑声在人群中传开来,讲座的氛围顿时轻松许多。大家围坐在国本先生周围,听他娓娓道来,和他讨论。
作为一个日本人,成长在一个和国内迥然不同的教育和设计体系内的国本先生,讲课和国内高校的老师自然极为不同。虽然目前我没去过国外留学,但本科在国内学校呆了近两年的时间,对于老师的好坏也自然是有一杆称的。与国内某些老师应付式、布置任务式、照本宣科式的教导方法不同,国本先生讲课的方法是有趣的,引人思考、富有启迪性的。对于抽象的设计概念,他并不仅限于教授概念,而是通过举例引人思考,引人发散。除此之外,他会用我们常人往往忽视的一些角度来看问题,给我们以启迪。
“我想问国本桂史先生,您知道马拉松运动员在路途中往往需要大量补水。他们喝的往往都是瓶装水,因为这样比较方便。但我觉得如果运动员拿海绵挤水喝的话不是比瓶装水更方便么?不仅不用拧瓶盖,也不用担心垃圾的问题。您怎么看。”在交流的过程中,一位学生问道。
“解决这个问题,正需要设计。”他讲。“我这里有一瓶矿泉水,大家看到了么?”他坐在椅子上,把身边的一个怡宝矿泉水瓶举高。“矿泉水瓶之所以要设计成圆筒状,是要方便于抓握。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。然而这不是重点。”
说罢,他突然拧开瓶盖,把矿泉水瓶口朝地。在人群的惊呼声中,把水倒在了地板上。
“设计应该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统一,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我们要对其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。正如水瓶一样,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储存水,因此它必须有底,必须有固定的体积。虽然我认为瓶装水对于运动员来说使用更方便。但是,瓶装水也好,海绵也好,只要它满足了运动员的需求,满足了设计的本质,那这项设计就是优秀的。”
听罢,大家会心一笑,拍手称赞。
在这热烈的讨论氛围中,我也向国本先生提出问题:“国本先生,我最近看了一本书,有句话我不太明白:设计是设计能产生设计的设计。请问您对这句话有什么看法?”
国本先生旁边的老师开始用英文翻译我的问题,但显然他并不理解这个句子里的主谓宾是什么,难以向国本先生传达我的意思,显得有些着急。人群中开始骚动,我也不免紧张起来。大厅的气氛显得有些尴尬。
“把你的书给我看看吧。”国本先生对我说。我把书递上前去。
我还记得那本书的名字叫做《设计无处不在》,是牛津版英汉对照的。很显然英文的那一页有那句话的英语翻译。不过那位老师不理解这句话怎么翻译也很正常。其英语原文是:Design is to design a design to produce a design.书上解释说,第一个design是主语,第二个是谓语,第三个是宾语。自然to produce a design就算从句修饰第三个design了。
国本先生皱着眉头,显然在细细地品味这句话。
“说实话,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的朋友。他现在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了。”他微笑着说。当老师向大家翻译这句话后,人群中爆发热烈的掌声。然而掌声过后,人们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。
国本先生离开座位,拿着书,向我走了过来。
看着国本先生向我走来,我心里夹杂着紧张和激动。紧张是因为我怕自己问了太刁钻的问题,引起周围老师同学的不满。当然比紧张多得多的是激动,因为我居然有机会和大师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。不过此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全大厅的老师和同学,都看着我和国本先生。尽管我此时并没有四处张望。
就这样,国本先生径直向我走来,拿着书蹲下身子,在书上比划,用英语向我解释着。或许是我当时情绪太激动以至于没有专注于听他讲话,抑或他的Japanish的确让人有些难懂,我没怎么理解他在说什么。但是我最后还是理解了一部分他的话:这本书你应该认认真真的去读它。对于这个问题,当你把后文乃至整本书读完后再思考,或许会有答案。
说罢,他把书还给我,回到座位上。之后还用一个微笑向我致意。
不久,大家的问题都问完了,讲座结束。学生们三五成群回到宿舍,老师招呼着同学收拾场地,国本先生也带着女儿去“喫饭”了,大厅重回空荡。独自剩下我若有所思,慢慢地离开大厅。
离开大厅的时候,我在想什么,连我自己也搞不清。或许是在想国本先生讲座时说的话,或许是在想刚刚讲座时那独特的气氛。搞不好我压根什么都没想,只是沉浸在与偶像或大师亲密接触的幸福感中,抑或是因为受到一点点名家的指引对而美好未来抱着幻想与憧憬:不知何时才能向国本先生那样,成为伟大的导师,伟大的设计先驱,成为像他那样能设计出经典的三菱帕杰罗越野车的优秀设计师?
不过,国本先生给我印象最深的,还是那八个大字:紧事宽办喫饭优先。这八个字,不管用中文解读还是用日文解读,都是同一个意思,都同样好理解:对待要紧事更要放宽心,到饭点了就要先吃饭。我相信国本先生一开始就给我们看这句话不仅是关心我们饿不饿,更隐含着他的设计哲学:在设计中处理真正要紧的事。而对于人来说,真正要紧的事不是去处理“要紧”的事,而是首先处理肚子问题,获得足够的能量以投入工作,再去“宽办”“要紧”的事。
这不仅是一种设计哲学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